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

发布日期 2022/4/20 3909 次浏览





连志霞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中共党员,讲师,2007年7月毕业于集美大学教育学学士,中科院教育心理学在职硕士。
       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理论、心理学等。主要承担“基础”课、“概论”课、“形策”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等课程,具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近年来主持、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在CN以上刊物发表多篇论文;2019年获校“超星杯”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教学案例曾获福建省职业院校停课不停教“优秀教学案例”省级二等奖、所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获市级三等奖。2020年主持的党支部项目被厦门市委教育工委以优秀获批立项。
       曾获福建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厦门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高教部思想政治研修基地岗前培训班优秀学员、多次获评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先进教育工作者”、“就业工作突出贡献奖”;个人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或论文)比赛获校级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市级三等奖1次;省级二等奖1次等。2016年与团队一起创建组织的“算亲情账·植感恩心·尽孝忠责”感恩主题教育活动获得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已成为学校特色品牌。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文化竞赛获得国家级优秀奖1人次,省级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8人次、三等奖6人次、优秀奖7人次。


    

  黄琼英 

         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教研室主任

        中共党员,副教授,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中共厦门市委讲师团讲师,厦门市教育系统党员教育讲师,厦门市“未未同鹭人”五大资源库讲师团成员,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1998年6月毕业于漳州师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1年获厦门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曾任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思政部副主任(主持工作、负责人),现为我院“基础”课教研室主任、学校骨干教师。

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史教育、民法典教育等。主要承担“基础”课、“概论”课、“形策”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党课、民法典法治课等课程,具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近年来主持、参与校-市-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在CN以上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参编主编(及副主编)3部教材;所撰写的教学案例曾获福建省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案例”省级三等奖、所编写的“基础”课教案获福建省高校思政课“优秀教案”二等奖。

在职期间多次被评为校级 “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迎评促建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管理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校、省级),2018年获“厦门市教育系统师德工作业绩突出奖”荣誉表彰,2020年被厦门市人民检察院、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司法局联合表彰为校园法治巡讲宣讲“优秀讲师”。个人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或论文)比赛获校级三等奖3次、一二等奖各1次;市级二三等奖各1、2次;省级二三等奖各2次等。2016年与团队一起创建组织的“算亲情账·植感恩心·尽孝忠责”感恩主题教育活动获得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该项目已成为学校特色品牌。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文化竞赛获得省级优秀奖6人次、三等奖7人次、二等奖5人次、一等奖3人次;国家级优秀奖2人次。



李莉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策”课教研室主任

       中共党员,讲师,2006年6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学硕士。2006年7月应聘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骨干教师。

        主要承担课程:“基础”课、“概论”课、“形策”课。在思政课教师岗位上已经工作了近十六年,牢记使命与责任,用爱心、责任心辛勤工作,得到了领导、同事和学生的普遍认可。

        曾获奖项:2008-2009学年院中青年讲课比赛获三等奖、2013-2014学年中青年教师说课、讲课比赛获校级(文科组)一等奖;2013年参加厦门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二等奖;2013年福建省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比赛优秀奖,2018-2019学年参加校级超星杯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获一等奖,2016-2017学年荣获学院优秀教师称号。发表核心刊物论文有:《充实教学环节,走到实践深处——刍议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透视日本企业管理模式——论以人为本的中国企业适用性》、《中庸思想视野下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等。2020年荣获厦门市优秀思政工作者称号;2019超星杯信息化大赛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2019厦门市职教社授予优秀思政工作者称号。热心学校发展事业,在学校第二轮示范校评估,担全校任副讲解员,不辱使命,顺利完成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20204月省政协副主席杜源生一行来我校参观,作为全校讲解员,圆满的完成了此次的工作,受到了省领导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2017年担任校女工委员以来,热心服务于女教职工,想女教职工之所想,服务于群众。每年策划并安排三八节活动,为全校女教职工在三八节送上学校工会的祝福和礼物。

        在职期间参与课题省市级7项,主持省、市级课题各1项。2016年与团队一起组织的“算亲情账·植感恩心·尽孝忠责”感恩主题活动获得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卢银霞

          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教研室主任  

中共党员,讲师,本硕均毕业于长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骨干教师。

主要承担课程:“基础”课、“概论”课、“形策”课等课程,具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管理研究。近年来主持、参与校-市-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在CN以上刊物发表3篇论文。

曾获奖项:在职期间曾被评为校级 “优秀教师”、“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迎评促建先进个人”等;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并获得不同奖项;指导学生参加 “一马当先”征文比赛、“全省高校大学生‘学习新思想’电视竞赛活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线知识竞赛省级竞赛并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16年与团队一起组织的“算亲情账·植感恩心·尽孝忠责”感恩主题活动获得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参加校级说课比赛获二等奖、“超星杯”移动APP教学比赛三等奖等。



林倩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校工会经审委员

       中共党员,2014年6月毕业于贵州财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承担课程:“基础”课、“概论”课、“形策”课等课程。

       曾获奖项:思政教研部2018-2019学年“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青年学生什么”主题思政课新教师“精彩一课”教学比赛一等奖,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校赛)暨2018年“赢在华天”创业设计大赛优秀指导老师,2018年指导17会计4班林玉彬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作品“锦绣河山——沁园春·雪”获得国家级优秀奖,指导学生参加2018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竞赛,获二等奖3人、三等奖2人、指导学生参加第三届福建省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获优秀奖,指导江文娜(19室内设计2班)、郑艳莉(19会展班)参加2020年“学马在线”知识竞赛,获三等奖。
        在职期间参与校级课题1项。





张美花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副教授,江西师大本科,厦门大学硕士

      主要承担课程:“基础”课、“概论”课、“形策”课等课程,在职期间多次获校“骨干教师”称号;学校“优秀教师”称号;学校“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2013.9-2020.9语数教研室主任;2016.6-2019.6 联合教工支部书记:获得中共厦门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的厦门党建e家“优秀达标党支部”(市级);2018.9-至今  基础与思政部主席:被厦门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

2、指导数学建模比赛曾获奖项:福建省技能大赛201520142010年省级三等奖;全国数学建模比赛福建赛区2014年、2019年省一等奖2次、2015-2019年省二等奖6次。

3、发表学术论文:《高职数学建模优化经济问题题型的思路及策略探究》;《恒粘度可压流N-S方程解的存在及性质》《可压Navier-Stokes-Poisson方程组强解的整体存在性》;《可压Navier-Stokes-Poisson方程组强解的大时间性态》。

教学论文:《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序时平均数的求法》、《借助函数性态作图之浅见》、《导数在经济学应用》、《浅谈数形结合的应用》、《高职数学教学之洞察》。参编两部教材《高等数学应用》、《高等数学》基础篇。

4、主持和参与福建省级科研课题

1)2016年主持了省级课题JAS161176《高职数学建模优化经济问题题型的思路及策略探究》;

2)2015年参与省级课题JAS151139《基于材料分析能力培养的高职统计学项目化教学研究》;

3)2018年参与省级课题《新形势下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以厦门华天学院为例》。




王少珍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基础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会副主席

中共党员,讲师,20077月毕业于漳州师范学院心理学专业。  

主要承担课程:“基础”课、“概论”课、“形策”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等课程,具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主持校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重点课题1项,参与校级重点课题1项。

曾获奖项:在职期间曾被评为“福建省百佳优秀辅导员”,多次获得校级 “就业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



翁嘉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基础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会宣传委员。

      中共党员,2019年6月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

      主要承担课程:“基础”课、“概论”课、“形策”课等课程。在学期间,曾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优秀学业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白贺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20146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为青年马克思主义,硕士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

       主要承担课程:“基础”课、“概论”课、“形策”课等课程。





张期惠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201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

 主要承担课程“基础”课、“概论”课、“形策”课等课程。








方渝萍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秘书兼思政教师

       中共党员,2015年毕业于集美大学。在校期间,曾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三好学生、校级奖学金。在职期间,曾任经济管理学院工会女工委员、福利委员,曾获得校级“评估工作优秀个人”、“军训优秀指导员”、“学习强国”“学习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        主要承担课程:“形策”课等课程。 






宋文婷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共党员,201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在学期间,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曾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主持厅局级科研课题2项,校级科研课题1项,校级教研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主要承担课程:“概论”课、“形策”课等课程。  




陈临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讲师,中级经济师。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就读于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曾参与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教材的编写。
      主要承担课程:“形策”课等课程。






  

   温嘉嘉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2012年6月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

        主要承担课程“形策”课等课程。



张阿华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校工会副主席

      中共党员,助理研究员,本科双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中南民族大学。

      在职期间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管理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全员参与招生优秀教职工”。曾任机关教工支部副书记

       主要承担课程:“形策”课等课程。





王宇芳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2019年毕业于阳光学院,本科学历。在学期间,曾获得校级奖学金、优秀团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主要承担课程“形策”课等课程。





洪淑君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201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主要承担课程“形策”课等课程。


洪静雯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2021年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

       主要承担课程“形策”课等课程。




司琼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

中共预备党员,本硕均毕业于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硕士2017年省级”三好学生”2022年校级“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三级心理咨询师、 助理社会工作师、三级人力资源师2022届河南省民政厅社会工作案例征集最佳案例获得者,发表CN刊物学术文章一篇。

 主要承担课程概论”课等课程。




王娜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202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

     主要承担课程:“形势与政策”等课程


林立英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

        中共党员,2022年毕业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在校期间曾获得“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同时获得校级奖学金。

        主要承担课程:“概论”课等课程。





文章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 Copyright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