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连志霞带领全体思政教师集体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大家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分享。
“形策”课教研室主任李莉老师:“牢记总书记嘱托,福建人民接续奋斗,在山海之间奏起壮丽新交响。作为福建人,我骄傲我自豪。大美福建,有福之地!”
“概论”课负责人林倩老师:闽山闽水里蕴含着中华文化、赓续着华夏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的高度重视使得福建的历史文化得以根稳基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焕发勃勃生机,就必须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其价值内涵,未来我将继续学习之并融入思政教学,化精神血脉为不竭动力。
“基础”课教研室主任黄琼英老师:通过学习,了解习总书记关心福建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的感人事迹,回味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足迹往事,真切领悟人民领袖的信仰追求、为民情怀、思维方法、品格风范和非凡业绩。并通过追寻领袖足迹,汲取奋进力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学、融入工作实践,立足本职、踔厉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要求和殷切希望变为美好现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青年教师代表张期惠:通过学习,我们八闽儿女牢记嘱托,大力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精神,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探索实践的点点滴滴,恰如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赋诗“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作为思政教师要将总书记的嘱托记在心里,落实到课程教学中。
青年教师代表王少珍:学习了《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大地工作十七余载中,他秉承着坚定的共产党员信念和精神带领我们福建人民在党政、经济、文化、教育、民生、科技等多领域不断奋进、勇于开拓,使福建从原来的贫穷落后省发展成经济等综合实力较为发达的省份。通过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挖掘出与课程相关的案例融入课堂,把思政工作讲通、讲活。
青年教师代表陈临:通过学习习近平同志《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中说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我就想到了暑期参加古田培训时前往上杭才溪乡参观,当时毛泽东同志也在当地深入群众,与乡人同吃同住,进行了十几天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结合厦门疫情期间,本人也第一时间作为志愿者参与抗疫活动,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一线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辛苦以及政府能及时稳妥管控疫情,实地考察和体验,这些都为我在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讲授“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内容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马院党支部书记、常务副院长连志霞做最后总结与工作部署,要求各位老师学好用好《习近平福建足迹》,汲取习总书记干事创业的丰富经验和智慧,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思政课堂中,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宣讲的先锋模范作用,讲好习近平同志的福建故事,用扎实的行动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闻供稿:黄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