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暨“1+N”手拉手集体备课会

发布日期 2023/6/2 318 次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关于深入实施“1+N”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引航计划,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精准性、融合性、有效性,6月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党校教室举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1+N”结对共建高校集体备课会。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邱志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连志霞、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处教师邵晓芳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等近30余人参加此次集体备课会。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四位新老师司琼、王娜、林立英、赵跃分别就“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独立自主”、“新发展理念”、“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厦门实践”等主题进行教学展示,她们在展示中注重教学环节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导融于一体。



      邱志强教授对教学展示的老师进行逐一点评。他表示,四位老师的教学展示呈现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深入思考。他指出,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明白,要求思政课老师培养历史逻辑和系统观念,树立问题意识,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创新课程教授的方式方法,将课程讲授与现实紧密结合,与时代同频共振。
      邵晓芳老师分别从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两个方面进行点评。她指出,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讲课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语速适当、紧扣课程标准。通过走动教学,注意学生听课状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将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更好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主任黄琼英老师围绕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点评。她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更要找好切入点、着力点、结合点,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案例引入贴近职业教育、贴近学生实际,理论与实际相呼应,努力将思政课打造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连志霞副院长最后作总结讲话。她强调,全体思政教师要切实担当立德树人重要使命,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准讲全、讲深讲透、讲活讲新,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切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持续构建完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力争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深、讲透、讲活,培养更多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新闻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跃


文章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 Copyright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